日本车PK德系不烧机油,日系车胜!(二)
(这里指和其他车型相比机油消耗较大)
由于德系车的气缸壁呈网状,在活塞做功(点火爆燃)下行时就将网孔“小油库”中残留的机油烧掉了。发动机气缸的这种设计,在欧洲国家使用,烧机油要比在我国使用少很多,原因是欧洲国家道路较好,跑高速较多,发动机在高转速条件下,网状缸壁的网孔中(小油库)存的机油较少,烧掉的也少。在我国高速公路最高时速在120公里/小时,大多数车又有多少时间在跑高速呢?在城区车速能有40公里/小时就很不错了,加之路堵,长时间低速,每个路口的红灯等待,发动机过多时间处于怠速状态,这样的发动机工作环境,导致停留在气缸网孔的机油较多,烧掉的机油也就多了。这就如同一辆车为什么跑长途省油,在城里开费油是一样的道理。从技术层面分析这样的烧机油正是对发动机气缸壁的一种有效保护。
德系车发动机的设计理念更偏向于动力和技术,其气缸壁布满了很多网状孔(当然肉眼看起来还是光滑的),正是因为这些网状孔可以存一定数量的机油,塞在气缸中上下运行工作时要的润滑性能更好,这种情况自然也减少了活塞环上下运行对气缸壁造成的磨耗。
相比较而言,日本车普遍被认为不烧机油,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发动机设计的问题,由于日系发动机的活塞环构造弹性大,容易把积碳清理干净。由于没有像德系车发动机气缸的那些网状孔,所以气缸壁磨损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甚至会导致大修。
换言之,德系车型平时容易烧机油,可发动机到了30万公里才需要大修,日系车型平时不容易烧机油,但是发动机不到20万公里就需要大修。不得不说,日本在工业制造上的确有其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