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汽车后市场万亿市场如何抢占?
自营电商的优势比综合电商更大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为汽车后市场带来一系列市场机遇——以电商自营、上门服务、导流平台、用车工具、汽配B2C、汽配B2B等多种模式为载体的创业者涌入汽车后市场。2014年,汽车后市场电商中上门服务模式是发展最快的细分模式,全年有一半投融资项目为上门服务模式,数百家创业者涌入。2015年下半年开始,众多洗车保养O2O企业的因烧钱亏损而陆续倒闭或被兼并的现象,为整个汽车后市场敲响警钟。行业洗牌持续到2016年,去年,汽车后市场已回归理性。与此同时,2016年,汽车后市场电商中,自营型平台成为发展最稳健、成长最快速的细分模式。据统计,2016年,在汽车用品的购买方面,自购比例不断上升,一些自营电商更是成为汽车配件及用品的主购渠道,品牌和价格是影响自购的重要因素。同时,相比起网上一些大型综合电商对于汽车后市场这个细分行业无法做到专注和专业,对于第三方卖家也无法解决假货、价格虚高等问题,自营模式在把控正品低价的极致的专业度上,彰显出其巨大的优势。据分析,自营电商更能够严格管控货品流通的过程,最大程度地保证正品,因此获得车主的青睐。
车主更注重个性化需求,场景化就是未来
据行业报道表明,2016年,中国的平均车龄超过4年,这些已从4S店脱保的中产车主,他们对汽车的消费更趋向于个性化的服务要求,像促销、便宜这样的消费形式,已无法打动他们,他们更希望享受有品味、个性化的用车生活。有行业人士总结了目前年轻车主的5大特征:追求品质、追求个性、效率第一、懂互联网、有为更好服务埋单的意愿。调查表明,2016年,随着互联网的加入,年轻车主被压抑的个性化需求已渐渐地通过时下最个性化的场景化电商释放出来。原因是:在当前车主们的巨大需求下,无论是在4S店还是在路边店消费,都不能够完全释放其消费的空间,更别提个性化消费需求了。与此同时,传统的电商平台也无法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由于传统电商基本是货架式地展示商品,用户在搜索商品时,需要花大量时间才能在同类产品中找出自己想要的。同时,用户也容易受价格引导而购买实际上不需要的商品。为此,2016年汽车后市场的风向标变成了场景电商——场景化越来越产生魅力。在激烈的竞争下,能全力创造丰富场景,精准理解与匹配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让用户需求得到满足的电商在2016年得以胜出。
总的来说,2017年的汽车后市场,将是一个场景化、社交化和娱乐化的市场。中国汽车后市场企业要想发展,必须回归人的本质,结合互联网的风潮上下而求索。